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 

GUBI x 台灣當代藝術家|從這裡,一天的故事開始了

 

 

「當生活的必經不再只是習慣,而是成為設計的起點,一天便會以全然不同的姿態向我們展開。」

 


這場由 WOW Furniture 與 iart Gallery 攜手呈現的跨界聯展,以「一天的時間」為敘事框架,邀請五位台灣藝術家與 GUBI 的選品在同一個空間裡並置、對話、靠近。

 

作品不再只是作品,家具也不只是家具,它們在時間的光譜上彼此映照:清晨的甦醒、白晝的節奏、向晚的安放、夜幕的柔光,以及日光深處的靜謐。

 

在這些時序之間,生活的細節被重新看見;而設計與藝術,也以各自的語言回應一天裡最細微的情緒。

 

接下來,你將循著這五段時序走入展覽——走入一天的將醒、正盛、微斂、再度溫亮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〈 清晨 At Dawn 〉

 

清晨的光從遠方緩緩走來,在客廳裡留下一層柔亮的薄度

空氣仍帶著夜的涼意,卻已開始透著將醒未醒的清澈。

 

這是一天最靜的時刻,世界尚未完全展開

感官如漣漪輕推,在這份柔和的氣息中被悄悄喚醒。

 

 

 

李屏宜,1985年生於花蓮,長居花東地區。

 

 

 

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(版畫組),曾獲「高雄獎」等肯定,持續活躍於國內外展覽。

 

其創作以木刻為核心,結合單版多色與版/畫並置的方式:以逆向減法雕鑿刀痕,層層套印控制透明度,細緻線條與藍綠色階在畫面上形成如水紋般的時間節理,將花東山海、家庭與日常感知轉化為靜謐而有力量的圖像語言。

 

-

 

在《一日之所》中,李屏宜所停留的時序是「清晨」。


身為晨型之人,她捕捉色溫的微幅轉換、空氣的透明度、甦醒前的靜默節奏,並將這些臨界的時刻凝為畫面中的律動。


她的作品像日之初的輕觸,引領觀者走入一天初生的脈動。

 

 

作品介紹

 

 

Breathe - 海

年份:2021

媒材:油印木刻

尺寸:11 x 16 cm

 

Breathe - 山

年份:2021

媒材:油印木刻

尺寸:11 x 16 cm

 

-

 

 

〈 白晝 In Daylight 〉

 

白晝的到來讓光線毫無保留地灑進來

空間在此刻被照得分明,連情緒的輪廓都變得清楚。

 

這是一天裡最直面的時刻

節奏悄悄加快、步伐向前

彷彿世界在光裡被推上軌道,每個動作都變得更為直接。

 

白晝讓人無所遁形,卻也在這份明亮之中

讓我們看見自己正在跨越的步伐與仍未安放的思緒。

 

 

陳楷仁,1982 年生於桃園,現居桃園。

 

 

 
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研究所藝術創作組碩士,從學校畢業之後,他讓自己從創作者的身份裡抽離,全職投身於教職中,八年後再次公開作品,並以「倒插人」作為社群的暱稱,將現實觀察與自嘲化作鮮明圖像語言。

 

近年獲第十屆臺南新藝獎「下一個藝術新星」肯定,並入選 2023 台北藝博「MIT新人推薦特區」;亦曾入圍《臺灣當代一年展》評審團獎,作品《划水練習》入藏國美館藝術銀行,並獲台北插畫藝術節「好丘賞」等。主要使用壓克力顏料作為創作媒材,近年亦有立體雕塑發表。

 

-

 

在《一日之所》中,陳楷仁所停留的時序是「白晝」。


他將「上班時段」擷取為可被感知的瞬間,那些被無形規則推著走的步伐、會議中的角色扮演、派系間的擁擠與默契成形的甩鍋,都被他以戲謔筆法輕輕拆解。

 

在自嘲、焦慮與倔強之間,陳楷仁將上班族的心境凝成能讓人會心一笑的寓言,讓人笑過之後,仍能帶著一點韌性回到日常。

 

 

作品介紹

 

 

人生新手村 Life’s tutorial villag

年份:2025

媒材:壓克力、畫布

尺寸:112 x 145.5 cm (厚度 4 cm)

 

職場隱形人 The invisible one inthe workplace

年份:2025

媒材:壓克力、畫布

尺寸:53 x 65 cm

 

-

 

 

〈 黃昏 Toward Dusk 〉

 

向晚的光開始慢慢沉下

白日的清晰在這時被柔化

世界的輪廓也變得不再那麼鋒利。

 

光與影在這時交換角色

將喧囂留在身後,像是把一整天的緊繃悄悄卸下

讓人得以回到安適的一隅,悄悄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。

 

 

魏孟如,1996 年生於台北,現居台北近郊。

 

 


畢業於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 (美術創作組),曾多次入選並獲得水墨類獎項肯定。其創作以水墨、礦物顏料與紙張拼貼為基底,經由撕、裱、染等工序處理不同質地的宣紙,使纖維、厚薄與半透明層層相疊;再以細密墨線在平面上導引流向,將虛與實、空與盈、生成與消散的臨界,轉為可被觀看的微妙氣息。

 

她刻意收斂體積感與敘事性,讓畫面以簡潔色階運行,保留近似「靜慮」的呼吸節律。

 

-

 

在《一日之所》中,魏孟如所停留的時序是「黃昏」。

 

她以低飽和的色彩與留白捕捉日光將落未落的瞬間,層層薄敷像是把白日的餘光輕輕收攏,讓線與紙纖維的細響回映著黃昏的緩慢節奏。

 

在這介於亮與暗之間的時序裡,她邀請觀者暫緩步伐,與內在正逐漸浮現的思緒輕輕對望。

 

 

作品介紹

 

 

年份:2023

媒材:礦物顏料、墨、炭精筆 (紙本)

尺寸:80 x 60.5 cm

 

極盡哀榮巡禮

年份:2025

媒材:礦物顏料 (紙本)

尺寸:72.5 x 50 cm

 

繭花

年份:2023

媒材:礦物顏料 (紙本設色)

尺寸:65.5 x 50 cm

 

-

 

 

 

〈 夜晚 Into the Night 〉

 

夜幕緩緩垂下,世界像是被輕輕翻到另一面

那些在白天無處安放的情緒,終於有了可以落地的地方。

 

情緒在靜默中沉澱,思緒也在這份安靜裡慢慢變得柔軟

光線雖然微弱,卻像是替心裡點起一盞小小的暖度

夜晚像是一道靜默的門,在最深的暗裡,點起一束柔光。

 

 

邱君婷,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,並獲同校藝術創作與教育碩士。

 

 


曾參與「粉樂町」等計畫與多檔聯展,她以壓克力彩結合有機玻璃與複合材料為主要語彙,運用透明載體、裁形與多層疊塗,讓圖像在光線中呈現懸浮與半透的肌理感。

 

-

 

在《一日之所》中,邱君婷所停留的時序是「夜晚」。

 

她將花、鳥、獸與床的象徵語彙從具象推向精神性的層次,開放式的敘事讓現實的邊線如同夢的光暈般輕柔散開。

 

在這介於清醒與夢境的過渡中,時空的邊界被溫柔地模糊,觀者能以各自的心境補上故事的空白,也在夢與醒之間踏入一場靜謐而治癒的內在旅程。

 

 

作品介紹

 

 

溫柔的棲所 A Gentle Dweling

年份:2025

媒材:壓克力彩、有機玻璃

尺寸:116.5 x 91 cm

 

歸途 The Way Back

年份:2025

媒材:壓克力彩、有機玻璃

尺寸:24 x 12 cm

 

夜的花環 The Garland of Night

年份:2025

媒材:壓克力彩、有機玻璃

尺寸:24.5 x 26 cm

 

-

 

 

〈 日光深處 Within the Light 〉

 

日光深處,一道不屬於任何時段的光。

 

在這裡,亮度變得溫厚,影子變得透明

事物的輪廓像是被光從內部慢慢推開

它不炙熱,也不喧嘩,而是靜靜沉在空氣裡

像是白晝遺落的一抹柔亮,被世界輕輕接住。

 

這是一天之中最不被察覺、卻最能照見內心的片刻

光無須指引方向,時間也不再有重量

人在這柔亮之中,能短暫卸下自己,與內在重新相遇。

 

呂巧智,1994年生於新竹,現居新竹。

 

 

 

畢業於美國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美術學士,曾入選高雄獎 (2021) 與臺灣陶藝獎 (2019、2021),並參與多項國內外駐村與展覽。

 

她以陶為核心創作,採手捏、堆疊與雕刻並行,保留泥土顆粒與手工節奏,再以釉藥與燒製調度黑與白、粗與潤的對照,讓粗礪與細緻同時存在。

 

題材多取自花朵、果實與地層等自然語彙,關注生長、腐朽到再生的循環,她關注的不只是形體,而是泥土所承載的時間:每一次按壓、拉伸與修整,都是「生成」被看見的瞬間。

 

-

 

在《一日之所》中,呂巧智所停留的時序是「日光深處」。

 

她的作品彷彿承載著一次次生成後留下的餘韻

枝條、花朵與種子以近乎內在的方式舒展

像是經歷火與土的洗禮後,重新拾起新生的節奏。

 

在日光最深處,她的作品像是一段安靜的回生

讓觀者在其間看見生命柔韌而自我修復的軌跡。

 

 

作品介紹

 

 

舞吧舞吧Dance Under the Moonlight

年份:2025

媒材:陶土、瓷土、釉藥

尺寸:25 x 15 x 10 cm

 

一首未完成的夜曲 An Unfinished Nocturne

年份:2025

媒材:陶土、瓷土、釉藥、金

尺寸:37 x 33 x 12 cm

 

花間絮語7 Blossom Whisper 7

年份:2025

媒材:白瓷、釉

尺寸:32.5 x 15 x 9 cm

 

如欲購買藝術作品,歡迎洽詢 官方Line (@wowfurniture)